理论前沿
理论前沿
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改革: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成果总结报告
作者:发布日期:2011-11-21点击数: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信息社会使得知识容量与传播速度与过去不能同日而语,如何解决信息对称问题是师者的首要任务。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课若不改革,就无法完成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思想道德培养任务,更不能完成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重任。

随着近年来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它已经逐渐适应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需求,独立学院主要是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由于其自身特点,思想政治课教育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相对于“一、二本”院校学生,表面上是高考分数高低的差别,而实际就素质来说还是有相当的差异:知识基础薄弱,人格独立性较差,由此产生出一定程度的自卑感,亟待通过教育完善其人格。独立学院是新生事物,学生对它的认同度不够,学习动力不足,由此产生对前途的迷茫感;他们课外活动能力相对较强,而专注于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弱。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总体相对较好,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学生社会化程度比较高,而人生理念较差,普遍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较冷漠。如何按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这是独立学院政治理论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正视学生的认知特点,摸清学生思想困惑的症结,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将教学环节科学地整合,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再密切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实际,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对理论产生认同与升华,引起共鸣和反思,达到育人的目的。

2、 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独立学院学生相比“一二本”院校知识含量低,主动学习意识差,再加上独立学院一般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多为理工科院校,在这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说是难上加难,要使枯燥的思想理论课上的生动活泼,受到学生的广泛喜欢,提高人生理念,塑造现代人格,适应我国未来发展需求,势必要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是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一年级大学生刚步入大学校园,都存在一个不适应过程,针对这一特点,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中,通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作业评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年级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给自己定下明确的大学目标并为之努力。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我部邀请哈尔滨烈士陵园在我院进行图片展,并让学生写观后感进行征文比赛,有效利用哈尔滨的革命历史资源让学生直接地体会中国近现代的血雨腥风以及今天幸福生活得来不易,同时由我部教师根据烈士陵园的历史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们能抚今追昔,更深入认识我们的革命先烈为我们伟大的国家做出的巨大牺牲。

二年级大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拓展自己的生活视野的呼声在增强,引导他们走出课堂有目的的深入生活,增加实践教学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中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这门课中在考核方式上也采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上课期间精选四部电影让学生在课后观看并写观后感,再选择一本书精读后写读书笔记,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中我部教师创新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以专题的形式展开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组织几次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例如“伟人印象”、“重走长征路”等讨论课或情景教学课。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座谈会,谈谈对本学科的建议和看法,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年级大学生有两年的学习和实践,理论素质不断加强,在这期间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阅读理论书籍,并结合实践写读书笔记。

3、 研究成果的创新之处

21世纪发展的大趋势就是和平发展,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是完成我国的百年战略,要热爱党和国家,服务社会。要培养现代意识,世界眼光和现代人。思想政治课要做的是启迪人生,塑造完美的人格,培养社会需要的“社会人”。针对独立学院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这一特点,在原有教材基础上对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这使教师能够放开手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指引之下大胆地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社会转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关键是改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学,从内容到方法进行一定的革新。在教学内容上,四门课均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用一些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更加丰满充实。在教学方法上,增强多边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课堂讨论、辩论会等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在学院与团委配合,根据各门课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实践活动。

4、 本项成果的成效和社会影响

本课改持续三年多,已取得显著成效,教改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大一规划好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有效地管理自己,大二学生更加开始关心热点问题,增加了政治敏感度,社会实践能力开始增强,能迅速适应环境,应对各种挑战;大三提高了综合能力,具有了较为广博的知识面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为大四找工作和未来的生活奠定了思想基础和信念保障。

本教学成果已经完成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专题讲义和课件的编写。

作为教改的推广,由本成果第二完成人王秀娟在《价值工程》发表论文《浅议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创新》,以此与从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理论课教学的一线教师们进行交流,能将教改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加以推广应用。

5、 本项成果的理论意义与推广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中改进,在改进中加强,在加强和改革中不断落实和创新,主流、本质、基本面是好的,成绩很大,问题也不少。新世纪新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导向、动力和保证,是为了完成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他必须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加入WTO,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站在全球高度,面向世界,为同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共存、进行比较、相互竞争、双赢共利,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在这其中要学习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接受人类公认的价值观。

在改革攻坚阶段、发展关键时期,从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尤其是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情况下,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紧紧围绕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个中心进行,结合教学科研工作一道去做,把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服务,而且能向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四有”新人。

在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特别是认识分配制度改革的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任务、内容、原则、渠道和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实际提出新的理念、思路、对策、措施,寻找新的途径,研究新的方法,总结新的经验,而且能更新落后的观念,改革过时的内容,扬弃陈旧的做法,否则是不行的。

我们必须学会用新的理论指导新世纪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反映时代主题、体现时代精神、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理论作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偏离方向、缺乏魅力、失去作用,这个理论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许多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仅靠传统的思维方法、传统的运作模式、传统的应对举措是难以奏效的,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理论上、实践上做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性思考、科学应对与正确决策。为此,要解决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革、文明在提升、矛盾相交织、问题有凸显的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站得高点、看得远点、想得深点、干得好点的问题。

上一条:为什么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下一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